亚明:(1924-2002)安徽合肥人。1941年毕业于淮南艺术专科学校,十六岁参加新四军,历任记者、美术编辑、画报主编、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、南京大学教授等职,中国文联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、美协江苏分会主席,斋名悟园、觉斋、沙砚居。
亚明15岁时在淮南参加新四军,1941年开始从事部队战时宣传和革命文艺工作。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3年受命领导江苏全省美术工作,负责筹建中国美协江苏分会、江苏省国画院、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、江苏省美术陈列馆。1956年,32岁的亚明以党员艺术家身份出任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。1960年出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,全面主持画院及江苏美术界的领导工作。他真情尊重新老艺术家,难能可贵地保护、团结了江苏一批享有威望的文化栋梁,满腔热忱地培养了一代美术新人。这为日后江苏美术事业的繁荣和辉煌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1960年,亚明负责筹划和带领的“江苏国画工作团”,跨越祖国山河两万三千里,进行写生和创作,后来在北京举办《山河新貌》画展。此举实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思想上、笔墨上的一次历史性大变革,在中国画坛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划时代影响,“新金陵画派”及其代表人物也由此为世人所公认,并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史册。
1977年,经亚明多方努力,江苏省国画院恢复建制。他再任副院长,实际负责领导画院各项工作,江苏省国画院再次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。1979年他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、中国美协常务理事。1980年当选为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。他积极参与筹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,任院务委员。他多次领命出访欧、美、亚、澳州,为扩大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作出贡献。
80年代后期,亚明感到久居喧嚣闹市而心力疲惫,由南京迁往苏州东山,“读书、写字、作画;饮茶、听雨、种花”,并对中国画理法深入探源,以求更高的领悟和发展,他在此完成《长江万里图》、《黄山揽胜图》、《日寇南京大屠杀》等多副巨制长卷;以水墨之新法,花十载之功,作历代罕见之大型山水壁画近20幅。
亚明是中国画革新的闯将,“笔墨当随时代”和“借古以开今”是他终生实践的信条。从50年代末开始,亚明总能为中国画坛作推陈出新的表率,先后留下《货郎图》、《石壕吏》、《炼钢炉前》、《太湖晨雾》、《天问》、《峡江云》、《三湘四水写生》、《世界风情写生》等力作。亚明在70年代提出“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”的论述,反映了他在中国画实践和理论探索上的成果。他是当代中国画理论方面卓有贡献的思想者。
藏品 精品 尺寸:34.5cm*46cm
与上张同幅